近年来,利川市红十字会积极融入发展大局,突破传统工作范畴,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探索出一套以“应急保障、常态服务、公益赋能”为核心的红十字助企模式,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为营造更有温度、更富效率的营商环境贡献红十字力量。
推进应急救护“进企业”行动
安全稳定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市红十字会针对旅游、建筑、物业、快递、商超等行业易发工伤、突发疾病等风险,主动将应急救护培训融入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一是定制培训送教上门。根据企业性质及需求,组织专业师资力量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救护等定制化应急救护培训,通过救护员培训考核还可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截至目前,已为180多家市场主体开展个性化急救培训,为近70家企业培育持证救护员。
二是共建应急救护站点。与腾龙洞风景区合作,建立了利川市首家景区红十字救护站,该救护站集医疗救治、应急救援、救护培训、志愿服务为一体,极大提升了企业自主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企业职工和消费者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自建站以来,已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10余场,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含初级)近120名,为2000多名游客提供了应急救护服务。
建立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
为精准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市红十字会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靠前服务,建立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帮助企业破解难题。
一是赋能企业人文关怀。针对医院等服务机构在暑期、节假日面临的人流压力大、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市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宏信和谐医院等3家医院及火车站提供引导、咨询、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
二是服务企业主动精准。认真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和“群众首问、干部首责”便民惠企工作,用心用情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和协调员,当好政策的“翻译官”和“传声筒”,帮助企业员工看懂用好政策,减少因政策不明导致的纠纷和困惑,间接为企业稳定队伍、和谐用工服务。
三是畅通爱心回馈渠道。积极搭建爱心捐赠平台,为捐赠款物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便捷、规范的服务,并依法及时开具可抵扣税费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既激发了企业的公益热情,也为其带来了实际的税务优惠。目前已累计为50多家企业完成捐赠对接与服务。同时,还对爱心企业进行了回访和向上推介,15家企业(个人)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州红十字会爱心奖章奖牌。
搭建“志愿+捐赠”公益平台
为了让爱心有所依、让善行更有力,市红十字会积极整合社会公益资源,积极推进筹资募捐、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打通爱心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精心织密爱心资源。不断提升人道资源动员能力,近年来累计筹集款物1500多万元,用于支持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及困难群众救助。二是用心做好人道救助。通过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天使计划”“温暖有爱职工互助”等人道救助项目,近年来累计救助困难人群近2000人次,发放款物100多万元。三是全心推动生命接力。通过设立“三献”咨询服务台,在公交线路车身投放“三献”公益广告,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宣传,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捐献宣传倡导。
同时,还将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纳入见义勇为行为表彰奖励范围,推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优待对象“三免”政策落实落地。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和遗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30多场,无偿献血3万多人次,献血量超1000万毫升,招募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325人份,成功捐献4例,新增器官捐献志愿登记1417人,完成捐献1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