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宗旨 倾情服务群众是红十字人永远的初心使命

发布时间:2019-07-12 14:41:25  来源:原创  文章作者:原创  浏览次数:618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能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总书记对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批示指示精神深度融合,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静下心来、坐下来,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重点通读学习了“一章两书”;还翻阅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相关篇目,看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我严格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开展这次主题教育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个人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了“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这是总书记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后来他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强调过这句话。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民生和扶贫话题,充满着一位政治家勤政爱民的人文情怀。在学思践悟中,我更加深切地感悟到,践行党的宗旨,倾情服务群众是红十字人永远的初心使命。

一、红十字运动宗旨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契合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便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而百年历史的红十字运动也书写了为人民服务的辉煌篇章。

(一)从宗旨角度看,两者高度契合

所谓“宗旨”,就是必须坚决、坚定、坚持,不能改变的东西;所谓“宗旨”就是本质、本色。1945年4月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主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在党的七大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被写入党章,随后又写入宪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只要共产党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不能改变,也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把全心全意,变成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假心假意甚至无心无意。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全球最大的人道工作组织,其使命是减轻人类苦难,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人的尊严,尤其是在武装冲突和其他紧急局势中。包含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开放包容和人道主义的当代国际关系“四大原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实行人道主义,就应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百姓送去关爱,送去希望。事实证明,红十字运动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红十字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历史。

(二)从文化角度看,两者一脉相承

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红十字运动生命力的源泉,具有能为不同文化共同认可和接受、体现红十字运动本质要求的显著特征,是红十字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良知,又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高地和精神财富,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谋而合。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儒家“仁者,爱人”,孔子强调“泛爱众人”、“博爱谓之仁”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要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道家“上善若水”、“济世利人”;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等理念无不蕴含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也正是红十字运动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弘扬红十字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事实上,红十字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使红十字精神能够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从服务角度看,两者深度融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置于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是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扬群众路线的真谛和精髓,不断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感情。

国际红十字运动以着力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已任。中国红十字会从1904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赈济灾民等活动,发展到今天以“三救”、“三献”为核心工作的人道主义救助的社会团体,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到质的蜕变,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伐战争,有了广大会员和志愿者的奉献付出,才有红十字会组织医疗机构救护伤病员百万人以上的工作成果;抗日战争,红十字会在群众的掩护和配合下,竭尽所能地开展战地救护和战区的难民救治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红十字会组织七个志愿服务大队参加战场救护,挽救了数以万计伤病员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红十字会动员更多群众投身这项伟大而崇高的运动,在自然灾害救援和卫生知识普及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汶川地震,全民爱心捐赠199亿,数以万计的红十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战斗在救灾一线,与其他救助力量一道汇成了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人道洪流。玉树地震、芦山地震、2016年我省“98+”洪涝灾害,每当有灾难发生,爱心群众都心系灾区、心急如焚;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每当有大事喜事,广大红十字志愿者都热情激昂、奉献为乐;无偿献血、造血干胞和人体器官捐献,每当病患遭遇生死考验,“爱心天使”都伸出援手、挽救生命。百年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就是一部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困难群众的辉煌历史。

二、红十字人道服务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存在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在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总书记强调,中国红十字会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成立110多年以来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在重大灾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郭明义等一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一方面,红十字会做了很多好事、善事;另一方面,红十字人道服务与人民群众的人道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归根结底是人道资源动员能力不足。

人道资源是为红十字人道救助工作和人道服务工作所提供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的总称,它包括红十字会为履行法定职责面向社会募集的资金和物资,也包括来自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以及红十字运动内部为支持人道事业提供的各种资源。近几年,我省人道资源动员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个人认为也存在三个方面的短板。

(一)认识与理念问题。人道资源是红十字会履行法定职责、开展人道救助的重要支撑。没有资源就没有实力,没有实力就无能为力。不少红十字会对此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或满足于政府的单一资源,或习惯于“等靠要”,或乐道于以往的辉煌,或沉湎于过去的委屈,对深刻变化的公益慈善业态还浑然不觉。此外,一些工作人员对人道资源的丰富内涵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偏差,认为人道资源动员就是筹资工作,忽略了对政府资源、信息资源、媒体资源、政策法规资源等外部资源的争取和整合,也忽略了对会员发展、会费收缴、志愿服务等内部资源的动员。

(二)职责定位与人才建设问题。据资料显示,英国红会筹资部有100多人,丹麦红会资源部门有32人,美国红会资源发展部也有几十人,香港红会筹资部有五六十人。人道资源动员需要全员参与、各部门统筹协调配合,共识没有全面形成,局面就难以真正开创。从现实情况看,各级红十字会专业人才匮乏、专业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事业发展。面对互联网时代资源动员的新形势,应着力重视“四类人才”。即:懂募款的筹资人才、懂区块链的财务人才、懂大数据的信息人才、懂新媒体的宣传人才。 

(三)工作方式与资源渠道问题。伴随着人道服务不断拓展,人道资源被重新定义,原有筹资模式已难以适应和满足时代发展需要。一些地方红十字会开展人道救助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财政资金的支持,接受的捐赠主要是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的捐赠,缺少常态化的捐赠和常态化的筹资项目,缺少适应公益新业态下的动员模式和渠道,缺少体制机制创新,尤其缺乏能够吸引公众参与的品牌特色项目,更缺乏稳定的捐赠客户。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中国红十字事业有过汶川地震救援时的高峰期,也有2012年前后的低谷期,现在处于爬坡期。“峰谷”之间,时代在变,人道资源动员工作的态势、模式、趋势以及环境、要求、期待也要随之而变。态势上,募捐筹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模式上,依托平台和互联网成为新模式;趋势上,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上,《红十字会法》、《慈善法》等共同构成法治环境;要求上,群团改革工作需要“强三性”“去四化”;期待上,强化责任意识,真心服务群众。面对新变化,必须坚守初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惟有知变、应变、适变,以变应变、以新应新。

三、倾情服务困难群众是红十字人永远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还表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中国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倾情服务困难群众是红十字人永远的初心,而服务困难群众必须以动员、汇聚人道资源为基础、作保障。人道资源是红十字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的“富矿”,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人道资源是红十字会依法履责、有效开展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国际红十字运动是志愿救济运动,红十字事业赖以持续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等人道资源需要红十字组织积极争取和广泛动员。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是红十字会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是依法履责、有效开展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红十字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于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增加,人道资源存在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加强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为有人道需求的人民群众及时提供人道服务供给,是红十字会应尽的法定职责,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际行动。

    (二)加强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是增强红十字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国公益慈善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充分竞争等新趋势新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热情的高涨,人道资源供给日益丰富;另一方面,随着公益慈善组织的数量快速增长,参与社会资源募集的主体日益增多,加剧了公益资源的分化和竞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公益”的资源动员进入新常态,人道资源动员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从总体上看,红十字系统的资源动员能力与红十字组织应有的地位作用还不相适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还有距离,红十字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人道资源动员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也将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红十字会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着眼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国际红十字运动重要成员的作用,以人道需求为导向,以真心关爱群众为目标,加强人道资源的动员和开发,夯实人道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人道为民,不负初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党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民谋利。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困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必须把践行党的宗旨、倾情服务群众作为永远的初心、永远的使命,坚持社会化、开放式的运行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坚持公开透明,不断加强公信力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人道需求为导向,努力适应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壮大人道救助实力,拓展人道服务覆盖面,开拓红十字人道事业新局面。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提纲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  专职副会长  张钦



湖北省红十字会网络信息中心维护与管理

Copyright © 2003-2020 www.hbsredcro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12613号-1

日浏览量: